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家庭装修:报忧不报喜 大户、家庭小户、装修单身户

家庭装修:报忧不报喜 大户、家庭小户、装修单身户

2025-05-11 19:57:26 [百科] 来源:潮趣云舍

家庭装修:报忧不报喜

2024-02-22来源: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调查关键词:装修热度:53186"锤声、家庭锯声、装修电钻声,报忧不报声声入耳;大户、家庭小户、装修单身户,报忧不报户户装修",家庭居住在城市中的装修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家装的报忧不报热度,而大多数有过一次装修经历的家庭消费者都会有这样…

"锤声、锯声、装修电钻声,报忧不报声声入耳;大户、家庭小户、装修单身户,报忧不报户户装修",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家装的热度,而大多数有过一次装修经历的消费者都会有这样一种感慨:装修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的确,家装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却也是一个叫人捉摸不透的行业,用句大白话就叫:道道太多。

家装行业是依托房地产业发展而兴起的,不可否认,家装产业和房地产业一样,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能起到相应地拉动作用。据统计全国住宅室内装修费用,每年至少在500亿人民币以上,大中城市新、旧住宅平均约有3/5搞过装修,而最近几年新出售的商品住宅,几乎百分之百进行了室内装修。象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每年的家庭装修投资都要超过100亿人民币,并且这个数字还有着相当大的增长潜力。有关部门做过统计,仅北京市登记在册的装饰、装修公司就达7100家,而与装饰、装修有关的企业更是达到21000家之多。

利润分配,装修工头细说内幕?   

家装业内流行一种说法,家装公司都是给建材城"打工的"。北京市建材城里的租金**达每平方米每天18元,相当于中高档写字楼租金的3-4倍。丰厚利润的诱惑使得如此高昂的场地费也没能阻止家装公司进军建材城的脚步。

这不由使我们想了解,家装公司接到一张家装单子,究竟能赚多少?如果消费者选择包工包料,按照市场现行行规,在一项装修工程中,家装公司可以加收30%的费用,剩下的70%是否全部用于业主的装修呢?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家装公司并没有自己的装修队伍,而是把承揽下来的工程二次发包给施工队。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项装修工程费用是如何进行分配的。 一般家装公司拿30左右,自己只拿到5%到10%,剩下的一半用在工费上,一半左右用在料上。如此计算下来,如果请一个家装公司包工包料做装修,那么消费者实际用到装修的费用在60%左右。按照工料对半的原则,实际用在材料方面的费用仅有30%左右。如果家装公司稍稍贪心一点,再想多赚个3个点、5个点的话,那么消费者最后用在家装材料上的费用,恐怕连30%也难以保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装修时包工包料就意味着把一大笔钱装进了家装公司的腰包,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进行的四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5%的消费在装修时选择了包工包料,而87.5%的消费者选择了包轻工,原因是不相信装修队所报价格、怕受骗,干脆自己买材料,多跑跑腿、多受受累,心里总觉得踏实些,钱可能会少花点儿。可实际上,即使消费者你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装饰材料市场也未必能成全你的那份苦心。    

戏里有戏,饰材商家巧打回扣牌   

家装饰材市场一眼望去**感觉就是多,各种门类,各种品牌,消费者是看着这个,还得望着那个,为一盏灯跑遍全城灯具店的消费者并不鲜见;各个商家力推自己产品所做的宣传也让消费者没了主意:你家说瓷砖价儿全城**,他家称地砖绝无辐射,这边地板纯进口实木,那边老板说自己的涂料能当水喝,林林总总、浩如烟海,难免让消费者花了眼、转了向。家装是近乎一辈子的大事,消费者要是不跑完最后一家,似乎就会落下永久的遗憾。这样,消费者在材料市场里跑个来回,就成了行家。

满城市里跑市场买材料,是大多数业主装修开工最初几天的做法,过不了几天新鲜劲没了,跑不动了,于是,就想到找装修队里的人跟着一块跑,毕竟人家经验丰富,希望在行家的指点下能一步到位,少跑些冤枉路。如此,消费者冤枉路是少跑了,可这冤枉钱就不得不花了。往往,装修队的领路人会先于你捷足先登,与市场上的饰材经销商做一番讨价还价:谈回扣。

其实,无论消费者选择包工包料还是选择包轻工,如果稍不留神都会吃亏。难怪有人说"宁可错过一千,也绝不枉上一当"。因此,一定要提醒消费者,来到装饰材料市场,千万要"瞪大你的眼睛,捂住你的钱袋,看准了,看清了,再出手"。材料买回来就该施工了,施工和买材料不一样,任凭你消费者如何心明眼亮,只要预付款一交,你的钱袋就算扯开了口子,想捂住可就难了。

家装预算低开高走,家装合同重重设伏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用在形容装修工程的费用上再合适不过了。只要工程开工,消费者对经费就渐渐地失去了控制力。家装公司常用的招法套用一句股市用语就是"低开高走"。

"……四个灯卖才花了不到五百,安装费就花了320,还有门把手,要了二个工,收了160……都是这么一点点加上去的……"

消费者往往后悔当初没有和施工队签一个详细的约定,把想到的都写个明白。但是,有的消费者在装修之前就和家装公司有约在先,合同中附加了详细预算,而且装修公司在合同中承诺,增项费用不超过10%。结果怎么样呢:"预算为15000元的工程,变成22000元。"明明有言在先,并且签字画押的,但最后的增项费用却远远超过了10%,明显不符合先前的约定,但消费者最终还是得付给家装公司这笔多出的费。这是为什么呢?

家装合同中通常有一个第十六项条款:其它约定条款,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一条款中家装公司对增项收费条款的描述完全是含糊其词,但算帐时他们可毫不含糊。比如说在水电改造一项补充协议中,只说明电路每米跑线的用工单价,根本没有说明应该如何布线,也没有明确材料的使用量。没有了量的约束,电工们跑线便信马由缰起来。于是便会出现"四十平方米,布了137米线,光水电改造一项花了七千多。"的现象。

像这样的合同陷井在家装合同中随意就能发现,有的合同里关于使用材料的预算中,没有标注出所用材料的规格和品牌,如此就难以保证施工时所用材料的质量;还有的合同中竟做出如下约定,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统一指挥和管理,甲方不得直接与乙方工人联系任何事宜,否则造成的损失均由甲方承担。就是说在工人在施工中出现了违规作法也只能听之任之;还有的合同中对于结算时间的约定为:按实际进度,这纯属在和消费者玩着文字游戏,实际进度根本就是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家装公司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向业主提出结算;另外,还在很多补充协议中看到增项费用的计算方式,往往以"按实际发生计算"全概括进去,人工费不同于用料,业主很难预料能用多少工时,当初也并不清楚哪一个工种一个工时倒底要多少费用,结果,结算时只要施工方提出某项增项人工已经"发生",业主就只能"按实际计算"了。

其实这些家装合同上的纠纷,很多家装公司的心里是早有准备的,家装公司玩这出捉迷藏的游戏,有意不提醒消费者还有什么样的用工在施工中会发生,无非是在为后来的增项收费打下文字埋伏。

那么如何让消费者在搞家庭装修的时候少些烦恼呢,专家建议:**,选一家有资质、有信誉的家装公司;第二,在与家装公司签定合同时,保证合同不缺项、漏项;第三,一定要在施工质量上严格把关。

请监理,业主心里有笔帐  

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施工质量在把关就难了,谁还能为了搞装修现去进修个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吗?北京市现在出现了"家装监理"这个职业,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内行对付内行。

作为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装饰监理公司,它的职责是受业主委托,对家居装饰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理,并按照业主的要求对家居装饰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前北京市家装监理公司是完全的企业化经营,按规定收取工程标的的2%到3%做为监理费用。消费者做装修再请一家监理公司,又将付出一笔钱,这钱花得值不值?

省时、省力

在北京市某新建居民区物业管理楼内,落户了十家家装公司,和他们同时进入的还有另一家公司:家装监理公司,这个小区里的业主与这十家家装公司签定的家装项目都由这家公司进行监理。

省心、省钱

同一座楼,两户人家,装修预算相差无几,一家请监理另一家没请,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施工情况。先看看布线,后者完全裸线直接埋在天棚上,而前者的线套管后深埋;后者的卫生间用的是木龙骨;前者用的是钢制龙骨;后者有线电视线随墙走;前者则是套着金属屏蔽管在地下走;如此形成的对比还有很多。相同的预算,使用的材料却不是同一价位的,看起来,有了明白人对家装工程负起责任来,装修公司也不敢马虎了,消费者的花在装修上的钱变得实在起来。

有了家装监理,家装公司赚起钱来不那么轻松了,一头是板上钉钉地预算,一头是监理步步紧逼、严格细致地验收,家装公司利润的空间在渐渐缩小,而步步上升的正是消费者关心的施工质量。家装市场就像一块冻豆腐,那么里边水份很大,监理公司的任务就是要挤掉水份,让老百姓拿到干货。

看仔细,监理也要比三家  

其实,消费者心中的这笔帐算得很清楚,省时、省力、省心、省钱,而且家装监理公司对所受理的工程都有质量保证期,家装监理的出现,似乎给混乱的家装市场带来了一点点安慰,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消费者,都希望家装这匹难驯的野马会因家装监理的出现而收收性子,以期借助家装监理一步就能跨入幸福的家装时代。但是,仍要提醒消费者的是,监理可不是随便请的,现在的家装市场上,自称监理的可决不止一个。

监理公司和家装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让人想到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种,老板做监理,如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消费者和家装公司玩起游戏来命运堪忧;第二种监理是来自建材城的,建材城本身是需要靠向家装公司和建材商收取摊位费而生存下来的,这种关系要做裁判员,总能让人想起足球场上偏袒主队的黑哨;那么,真正的监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真正的监理必须是完全的第三方,也就是说家装监理公司不可以和施工方装饰公司站在同一战线上,如果监理和装饰公司结合起来,二个内行对一个外行(消费者),结果可想而知。

真正的监理应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家装公司和建材市场,属于公平的第三方,家装监理的衣食父母是家装业主,自然要为业主尽心服务和把关。就如同一场事关升降级的甲B联赛,请个外方裁判员执法,至少球迷心里踏实。

家庭装饰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舒畅些,可是今天我们的这期家装调查多少有点"报忧不报喜"了。眼看冬天就要过去,我们将迎来新一季的购房装修,希望对于家庭装修的调查结果对我们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个提醒和有益的帮助。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信贷审批流程由数天压缩至分钟级,人工智能驱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信贷审批流程由数天压缩至分钟级,人工智能驱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摘要:2024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AI已成为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总额突破千亿元,金融科技从业人员规模首次超过11万人。 ...[详细]
    • 电子烟RELX悦刻关联公司广告违法被处罚

      电子烟RELX悦刻关联公司广告违法被处罚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孙蔚)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关联公司北京雾芯科技有限公司因广告违法,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京朝市监处罚【2 ...[详细]
    • 河南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河南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 耿记安)日前,2023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主办,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承办。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 ...[详细]
    • 广东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广东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4月25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提升办案质量与效率,有力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 ...[详细]
    • 艾丽莎的国度强力角色推荐谁是最值得培养的顶级人物

      艾丽莎的国度强力角色推荐谁是最值得培养的顶级人物在策略与养成深度并重的角色扮演游戏艾丽莎的国度中,角色的选择与培养直接决定了玩家在主线推图、竞技场对抗及团队副本中的综合表现。将从角色定位、技能机制、成长曲线及团队适配性四个维度,深入分析当前版本最值 ...[详细]
    • 安徽:部署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

      安徽:部署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4月11日,安徽省委政法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10日,部署开展打击传销“皖剑-2023”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以加大整治聚集式传销活动力度、严厉查处 ...[详细]
    • 山西发布消费提示:警惕“低价游”陷阱

      山西发布消费提示:警惕“低价游”陷阱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4月份进入旅游旺季,五一黄金旅游期即将到来。4月7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旅游旺季注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慎重选择旅行社 ...[详细]
    • 江西:多举措保障“五一”期间食品安全

      江西:多举措保障“五一”期间食品安全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宗祎欣记者朱海)4月28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江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守护“五一”假期期间食品经营安全。据了解,该局切实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充分发挥食品经营安 ...[详细]
    • 制止餐饮浪费 | 吃播浪费屡禁不止  四川发布《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调查报告

      制止餐饮浪费 | 吃播浪费屡禁不止  四川发布《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调查报告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4月29日,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满两周年之际,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调查报告。据调查,97%的受访者表示知晓《反食品浪费 ...[详细]
    • 浙江宁海开展“3•15”直播宣讲

      浙江宁海开展“3•15”直播宣讲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禁不住主播、网店“好评如潮”“全网销量最高”等广告的鼓动,许多消费者登录网店、直播间,期望买到物超所值的商品,但往往遭遇的却是虚假“繁荣”背后隐藏着的一个又一个消费陷阱: ...[详细]
    热点阅读